6/27/2014

外匯管制

外匯管制
對外匯的供給與需求進行直接的管制干預,以間接管制進口數量.
外匯管制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    規定所有外匯收入必須售予指定的外匯銀行
(2)    出口商只能接受可以作為國際準備的外國通貨
(3)    實施外匯配給

(4)    對本國資金的外流或外國資金的引進加以管制

複式匯率(multiple exchange rates)

複式匯率(multiple exchange rates)
對不同的進口品分別採用不用的匯率(台幣對外幣的交換比率)計價,
例如, 對非民生必需品的進口採用較高的匯率 (低估台幣幣值),
對民生必需品和資本設備的進口採用較低的匯率.
採用複式匯率最大的缺失,是使匯率高之進口品的國內價格偏高,
匯率低之進口品的國內價格偏低, 結果引起價格高的產品生產過多,

價格低的產品生產過少, 因而導致資源分配不均衡.

6/23/2014

配額

配額
凡進口商欲自國外輸入進口品, 須事先取得主管單位的許可,
且每年允許進口的數量有一定的限制.
進口數量受到限制後, 進口品在國內市場的價格通常會上升,其上升的幅度視配額數量及該產品的進口需求與出口供給彈性的大小而定.
因此, 配額與關稅一樣, 均可以達到保護進口替代產業的目的.
配額所產生的問題:
(1)    關稅與配額均使得進口品的國內價格不同於國際價格, 但配額使得國內與國外市場完全隔離, 價格機能的運作受到更加嚴重的破壞.

(2)    配額的實施, 易使取得配額者獲取暴利, 造成不勞而獲,有違社會公平的原則.

6/19/2014

進口替代

進口替代:
一個國家因某些產品沒有生產, 或所產數量不足以供應國內所需, 而必需進口全部或部分的這些產品, 以應國內需要,

但為節省外匯支出, 提高本國經濟的自主性, 和促進國內生產的多樣化, 經濟當局設法由國內生產進口品以取代.

超逆貿易偏向成長( ultra anti-trade biased growth)

逆貿易偏向成長 (anti-trade biased growth) :
經濟成長後, 貿易量增加, 但進口財對出口財的相對消費比率與進口(或出口)佔國民所得的比例均下降.

超逆貿易偏向成長( ultra anti-trade biased growth) :
經濟成長後, 進口與出口數量大幅減少, 進口財對出口財的相對消費比率與進口 (或出口)佔國民所得的比例均大幅下降.

在此情況下,成長後本國對進口財的消費量比成長前減少, 表示進口財為低級財貨, 因此, 經濟成長, 所得提高後, 該財貨的消費量反而減少, 國內對出口財貨的消費增加, 出口因而減少.

6/18/2014

超順貿易偏向成長(ultra pro-trade biased growth)

順貿易偏向成長(pro-trade biased growth):
經濟成長後,貿易量增加, 進口財對出口財的相對消費比率, 與進口(或出口)佔國民所得的比例均上升.

超順貿易偏向成長(ultra pro-trade biased growth):
經濟成長後, 進口與出口數量大幅增加, 進口財對出口財的相對消費比率與進口(或出口) 佔國民所得的比例均大幅提高.
在此情況下, 成長後, 本國對出口財的消費量比成長前少, 表示出口財為低級財貨, 即所得水準提高, 對其消費量反而減少.

由於本國對出口財消費的減少, 因而導致其出口數量的大增, 以換取更多進口財的輸入.

6/16/2014

國際貿易----均衡穩定

國際貿易----均衡穩定
當市場均衡受到干擾(如價格)而脫離均衡時,
若市場機能能夠使市場重新恢復到原來的均衡, 則稱原來的均衡為穩定均衡”,
若市場機能使市場達於另一新的均衡時, 則稱原來的均衡為不穩定均衡”,
但是,無論是穩定均衡或不穩定均衡,
只要市場受到干擾後,能夠回復到原來的均衡或達於新的均衡,
則此一市場就是穩定的;

反之,則此一市場就是不穩定的.

國際貿易的一般均衡

國際貿易的一般均衡
對閉鎖經濟而言, 一般均衡是指所有市場之供給與需求達於均等的狀態;

對開放經濟而言, 一般均衡是指所有市場之供給與需求且進口與出口數額達於均等的狀態.

6/10/2014

間歇性性傾銷 (Sporadic dumping)

間歇性性傾銷 (Sporadic dumping)
基於維護國內市場的穩定,而對國外進行不定時, 問歇性的傾銷.
例如, 由於生產過剩, 通常是農產品, 或國內需求銳減, 而將過剩的產品以較低的價格傾銷至國外, 以維持國內產品價格的穩定.

此種傾銷活動, 既非為了建立國外市場的獨佔力量, 亦非以追求更大的利潤為目的, 而只是為了維持國內市場的穩定, 所採取的一種暫時性的策略.

持久性傾銷 (Persistent dumping)

持久性傾銷 (Persistent dumping)
這是一般所指的國際傾銷活動, 其與國內,外需求彈性的大小,有很密切的關係.
一國的生產者為追求利潤最大化, 根據國內與國外需求彈性的不同, 而對國外需求彈性較大的市場, 長期索取較低價格, 對國內需求彈性較小的市場,長期索取較高價格的一種差別取價的策略.

這種持久性的傾銷, 主要是想獲取更大的利潤, 與維持國外市場的存在.

掠奪性傾銷 (Predatory dumping)

掠奪性傾銷 (Predatory dumping)

即為消滅外國生產者以取得國際獨佔的地位, 一國的生產者暫時對外國的消費者採取低價傾銷策略, 待國外的生產者消除之後, 再提高產品價格, 以獲取長期更大的國際獨佔利潤, 這是一種最不公平, 也是最為各國所反對,且極力對抗的傾銷活動, 其以短期損失, 來換長期利潤的作法, 終將使貿易對手國的生產者與消費者,蒙受重大的損失.

傾銷 (Dumping)


傾銷是一種價格歧視或差別取價 (price discrimination),而價格歧視是指廠商將其相同的產品,對相同或不同的購買者,或地區,分別以不同的價格出售.
當價格歧視,發生於國際貿易時,即供應商對國外市場的消費者,索取較國內市場消費者為低的價格,稱之.

也可以說,產品在國外的售價,是否低於其在國內的生產成本來認定,是否有傾銷的行為發生.